草莓葉子變黃或變

褐色
有斑點是怎麼了?




葉子如出現不正常的顏色,有可能是草莓的生理障礙與元素缺乏導致,草莓的生理障礙發生與否,和肥培管理息息相關。除了土壤的氮磷鉀基肥與追肥外,不同時期的生長階段,有其額外需求的中量(鈣、鎂)與微量元素(硼、錳、鋅、鐵…等)可藉由葉面肥迅速補充。

 

以下介紹草莓常見的生理障礙與元素缺乏的關係:

  1. 缺氮: 老葉先出現黃化,接著全株逐漸出現黃化且矮小。隨著老化葉片(邊緣)與植莖產生紅褐色或鏽色斑點。
  2. 缺磷: 葉子變成暗綠色,植株生長不良。。
  3. 缺鉀: 老葉出現雜色或黃色斑點的病徵,接著在葉緣出現壞死。或葉脈間出現斑點、葉緣壞死。
  4. 缺鈣: 葉片變形捲成杯狀,葉片頂端(leaf tip)壞死;果實小且表面草莓種子分布密度高。
  5. 缺鎂: 老葉葉緣焦黃化壞死並捲曲,葉脈間的葉肉出現黃化,但葉的基部及新葉依然保持綠色。
  6. 缺鐵: 新葉或花萼發生黃化,黃化出現在葉脈間的葉肉,但葉脈依然保持深綠。嚴重缺鐵葉緣也會開始壞死。
  7. 缺硼: 中老葉的葉緣葉肉黃化,新葉呈現深綠色但葉尖壞死。營養發育未成熟即開花且易落花。坐果率低且發育不良產生畸型果實,果實小、口感太軟。側芽發育受抑制呈現短小、粗硬。

 

建議在草莓不同的生長時期藉由葉面施肥補充所需的營養及微量元素,可以減少生理障礙與元素缺乏發生的機率。

參考資料:

1.. Lawrence Ullio. (2010). Strawberry fertiliser guide. Primefact, 941.

2. Lieten, F. and Misotten, C. (1993). NUTRIENT UPTAKE OF STRAWBERRY PLANTS (CV. ELSANTA) GROWN ON SUBSTRATE. Acta Hortic. 348, 299-306.